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康养中国>

西宁大通:四维赋能推动护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1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本网综合消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围绕母婴、托育、医护、康养等重点类型护工行业,全力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建成4个护工驿站,为护工群体提供全方位支持与保障,助力实现专业能力进阶,链接稳定就业渠道,推动护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培训,铸就卓越服务品质。建立涵盖母婴护理、托育服务、医疗照护、康养护理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培训体系,依据《医院陪护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护理员服务规范》,推动全县护工行业规范化发展,形成“大通护工”品牌效应。深化“走出去、引进来”人才引育机制,累计选派27名资深护工赴南京雨花台区、河南新乡接受系统培训,引进托育护理专业人才2名,全方位提升护工专业素养。举办月嫂培训班、康养护工中(藏)医药及适宜技术培训班等6期,培训超过200人次,带动40余人就业,人均工资达到5500元。

多元服务,满足全生命周期需求。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整合四大护工驿站资源,打造全链条、多元化服务模式。对标母婴护理市场需求,构建孕期产检陪伴、分娩陪护、产后母婴护理、新生儿早教等全流程母婴护理体系,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以大通护工驿站、大通护工之家为载体,设计个性化亲子互动课程、开展多样化早期教育活动,满足各年龄段婴幼儿照护需求。在县人民医院21个病区全面推行“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打造集紧急医疗救助、康复训练等20余项服务于一体的护理服务模式,为居家老年人上门提供助洁、助医、助急等服务,实现“医养结合”养护服务目标。目前,已与8家医疗机构签订“无陪护”病房合作协议,开展“无陪护”服务526人次,吸纳外县籍医疗护工4名,向省外精准输出护工4名,患者满意率97%以上。

协同联动,拓宽护工产业深度。围绕护工行业发展需求和特点,加强产业推广,以护理用品、清洁用品、中医理疗等产品为重点,以“大通护工”为媒介,创造性开展护工直播带货业务,拓宽多元化增收新途径。目前,本地及周边地区6家妇幼保健机构和月子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在全市母婴护理市场占有率30%以上。联合大通县宝宝乐幼儿园等10家幼儿园、托育机构,组织招聘会、推介会等活动2场次,推动就业品牌高质量发展。与本地老年人养护中心合作,吸引游客和康养人群选择大通康养护理服务203人次,县域内城乡养老服务覆盖率达8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100%。

文化浸润,深入挖掘品牌特色。托育、康养照护着重体现“大通护工”与中医药康养文化的深度融合,依托大通县首届中医康养春节联欢会、大通县首届中医康养药膳嘉年华、中医康养养生操大赛等系列中医康养活动及“小小中医馆”设置等形式,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吸引全县100余家单位参与活动,为2000余名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和个性化中医养生建议。构建多学科协同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康养特色护理服务内涵,针对高原旅游人群常见的高原反应、慢性缺氧等问题,制定“氧疗+药物干预+护工监测”服务方案,开发藏药熏蒸、艾灸、推拿等特色项目200余项,通过打造康养护理特色品牌,推动中医药康养服务高质量发展。(马小梅)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