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国:两次大地震,一颗悲悯心

2024-06-24 16:06:00.0

来源:康养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965年,毛泽东在同医务人员谈话时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便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四川农村培养乡村医生,17岁的唐诗国就是在那期间,被推荐选入了1970年北川县的乡村医生学习班。

初入杏林,面对浩如烟海、繁琐深奥的医学知识,唐诗国最开始是抗拒的,而且当时农村卫生条件落后,乡村医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作为一个内心躁动不安的青年,他每当在深夜值班的时候,想到自己要与疾病、痛苦打一辈子交道,就常常心生退意。直到1976年松潘与平武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接连发生两次7.2级、一次6.7级的强烈地震,他的思想逐渐才发生了变化。

“地震发生前两个月,四川地震局就对地震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做了大致的预测。”据唐诗国回忆,当年接连几个月,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分区域,到各个村子里巡逻。他支着手电筒,在漆黑的夜色中,一种“保护欲”在内心油然而生。手电筒的光虽微弱,却在冥冥之中照亮了唐诗国的内心的悲悯与理想。从此,他便废寝忘食地学习知识,精进医技,决心要长久地扎根这片土地,做老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北川,这次地震的危害更大,但是见惯生离死别的唐诗国却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如今他已经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眼睛还做了视网膜脱落的手术,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践行最初的诺言,每天除了接诊本村患者,还不乏从绵阳、德阳等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在唐诗国诸多本领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用扎银针治疗面瘫、面部神经痉挛以及拔火罐。但他却十分谦逊,笑说:“是他们传得宽!”

他的低调绝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刻入了他的举手投足。笔者在他诊所中无意中发现一卷字画,再三要求下,他才打开,竟是患者题赠的一首词:“最杰卓,胜华佗,妙手回春灭病魔。颂医博,治沉疴,济世良医为楷模。美名四海播。”问及为何不挂上,他连忙摆手:“治病而已,应尽的义务,当不起盛誉。”拍完照,他就迫不及待地卷起来,束之高阁,随后来到坐诊台,才娓娓道来:“这个患者是一位高中老师,70多岁,带状疱疹后遗症,到绵阳花荄那边没治好,找到我一个月就治好了。”

唐诗国的坐诊台,是一张磨得十分光滑的老式木桌,桌上摆着一副修修补补无数次的算盘,二者都已经跟随他50余年了。“它们见证了两次大灾难,也见证了我的从医生之路。”唐诗国不由得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