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ry Walk VS City Walk 哪个更能俘获年轻人的心

2024-02-29 09:32:37.0

来源:半月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如果要盘点2023年全球年轻人最热衷的户外活动,City Walk(城市漫游)绝对算得上“顶流”之一: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一杯馥郁的咖啡、一条充满故事的市井街巷,就支撑起了一段“轻度假”的悠闲时光。进入2024年,在满眼辞旧迎新的氛围中,Country Walk(乡间漫游)成为不少青年春节期间回乡时的新发现和“新年俗”。作为这种休闲方式最大的载体,在乡间的年货大集和新春庙会中,无论是老物件的“返潮”还是新业态的“出圈”,都是从传统中挖掘出了“青春范儿”的消费场景,也标志着乡愁与年味的回归。

丰富了年俗

还没到龙年春节,张梅的“鹅摊”就已经历了3场大集。一只手攥着几十个碗口大的套圈,另一只手晃动长竿驱赶着大鹅行走,张梅守着一片约30平方米的场地,只见顾客排着队向鹅群中扔去套圈,鹅缩下脖子时发出的“咯咯”声同人们清脆的笑声一起向外延展……“最近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被套走30多只鹅,主要是小年轻和娃儿们来玩。”张梅说,“鹅被套走得多,说明玩的人更多,一天能净赚下几百块钱。”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区的五泉镇,当地举办的隋唐小镇年货大集上,相去仅十几米的两个“网红套大鹅”摊点人头攒动,不少人还举着手机做起了“现场直播”。隋唐小镇工作人员张文涛告诉半月谈记者,这个从1月下旬延续到春节前夕的年货大集吸引了上百家各类商户,前来采买、游玩的主要是周边老百姓和回乡的务工人员,但也有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这里本身就是个研学基地,专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利用已有场地和设施布置成为年货大集,人们在这里套大鹅、玩投壶、写春联,也有人直接开起了直播带网友‘云赶集’。”在被誉为中国民俗活态传承“博物馆”的陕西关中平原上,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咸阳市武功县“河滩会”以及“农历三六九,焦岱集上走”的西安市蓝田县焦岱大集,自2023年夏季在不少博主、网红的“探店”加持下突然“出圈”,从原本服务于周边群众的集贸市场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业态也在传统餐饮、商贸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活动。

张梅坦言,自己就是看同村人在“河滩会”上做这个生意赚了钱,才和爱人从河南采购了一批大鹅经营套圈。大集上,在郑州上大一的张艺乐帮着父母售卖春联、窗花。他坦言,以前很少有机会走进春节市集,这次回老家走了不少地方一边卖货一边感受年味,让自己度过寒假后的钱包鼓起来了,经历也更丰富了。杨陵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旅游质量监督所所长乔麟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地拥有两个省级非遗的庙会,每座镇上也都有大集,但今年新春这些年集上的年轻人之多是她以往不敢想象的,更惊讶于这些集会都已近乎旅游景点。“在网络的助推下,逛集市、庙会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年俗’。年轻人的增多,也为这些年集增添了更多新意。”她说。

感知了文化

大年初一,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庙会拉开帷幕,各地游人在烟火升腾中感怀仓颉造字之功,在“我的村晚我的年”活动中观赏民间文化艺术。将汉字文化融入庙会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还与青少年辨析文字、对古诗词,新春送福·仓颉文创免费领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到了元宵节。古装拍照、选购文创、盖章集章,这些近年来在博物馆游中走红的留念方式,在今年新春的庙会中也屡见不鲜,为人们在传统的消费、娱乐场景外增添了更多文化元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告诉半月谈记者,春节期间的新民俗、新“玩法”展示了年俗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别是交互体验、国潮文创、互动演艺等新形式不断涌现,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过节方式。在古城西安西北郊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春节期间的“汉宫中国年”龙年新春大庙会热闹非凡。人们欣赏非遗匠人的精巧手艺,赞叹中式魔术的千变万化,与扮演成“张骞”“霍去病”“卫子夫”形象的工作人员互动。

公园工作人员段荣告诉半月谈记者,今年再次举办的“汉宫中国年”活动摊位数比2023年春节增加一倍,巡演的场次从每天2场增加到5场,假期接待量较去年春节增长57%。“公园内开展的百戏演出、丝路巡游以及国潮集市游艺杂技、泡泡秀等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浓郁新年氛围中品汉风韵味,赏年俗魅力。”段荣说。得益于持续举办的“西安年·最中国”文旅系列活动在全国打响声势,西安在新春期间频频冲上热搜,市民、游客在出行中能够更加感受这些热度,观赏新春灯会与大型演出、古装街区沉浸游览等新的“玩法”吸引着更多年轻人更深刻感知文化之美。“国潮风是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新的消费增长点,但产品只是介质,文化才是内涵。”负责运营西安大唐不夜城周边商圈的曲江文商集团总经理助理邢乐说,文化体验是提振线下消费的发展方向,企业将文创与非遗、文化相嫁接,用轻量化方式呈现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刺激出了新的消费需求。

看见了乡愁

灰白民居上挂着火红的灯笼,不到5米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类商品。商家高声的叫卖,打开笼屉蹿升的蒸汽,以及手拿冰糖葫芦的孩子们的笑容,构成了一幅专属于乡村、氤氲着烟火气的火热生活图景。这是立春当天半月谈记者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牟家坝社区看到的景象。作为巴山脚下牟家坝镇的政府所在地,这座社区一直是当地商贸中心。与人头攒动的大集相呼应,街上的超市里同样排起了长龙。“不是超市的年货买不起,而是大集上更有性价比。”牟家坝社区第一书记惠滨鹏对半月谈记者说,“在超市买牛奶、水果,再到大集买腊肉、豆腐,老百姓的账算得很精。”牟家坝社区距离汉中市最高规格的龙头山滑雪场不远,春节期间,很多滑雪的游客下山时都会顺道买一些物资,感受乡村商贸场所迥异于城市的火热场景。31岁的西安游客王彬浩当天在大集上买了一提篮4斤多的豆豉,在现场就发快递寄给了老家的几个姑姑。“走大集总是能碰上好东西。我买了特产,还看上了好几款竹编的工艺品。”他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何得桂表示,相比于城市漫游,年轻人热衷的乡间漫游,不仅仅是场景的简单切换,而是“接地气”的活动触发了中国人文化基因里乡土情结的觉醒,也是传统文化感召力的体现。“藤编的椅子、做豆腐的竹筐,这些我们陕南人司空见惯的物件,外地年轻人却很喜欢,买走后还赋予了更多用途。”惠滨鹏说。在秦岭脚下的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新春期间的民俗鼓舞巡游活动将辖区10个街道的民俗非遗项目和特色农产品轮番展示,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到此观赏、选购。正月十一的玉蝉街道专场带来了羊肚菌、陈醋等土特产以及剪纸、布老虎、木版画等工艺品。

负责当天活动协调工作的鄠邑区玉蝉街道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李晓颖说:“活动现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参会年轻人都铆着劲儿,把最好的节目和特产带给游客、观众,在交流与比拼中也促进了乡风的和睦、和谐。”何得桂表示,各地通过年货大集、新春庙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力打造具有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消费场景,不仅整合了市场要素、激发了城乡消费市场活力,还有助于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他说:“乡愁经济的发展,更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作者:郑昕

责任编辑: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