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14:42:52.0
来源:央广网
“灵台的艾草产业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首先要选育一些适合灵台县栽培的优良艾草品种,制定栽培标准并加以推广,争取形成地理产品标识以体现地方特色;要扩大艾草产业链的规模,大力发展生产、加工及包装纸、布料、器具等配套产业,把艾草产业链补强、补全。”近日,河南南阳师范学院教授燕志强一行四人,对甘肃省灵台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了建议。
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眼下,走进甘肃省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园区内栽植的各类药物树种达到了50多种,眼下连翘正黄,松柏常青,绿树连片成荫,鸟语花香交融,碧天红墙辉映,人行其间,心旷神怡。
在皇甫谧文化园东面,占地50亩“百草园”里药物长势正旺,其中艾草示范田30亩,引进种植省内外艾草品种18个,进行种苗扩繁,通过观察抗寒抗旱等适应性,研究种苗的药用成分含量,在严格的筛选条件下,成功选育了本地适生艾草品种“灵谧艾”,进行规模化推广种植。
艾草和张鳌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坐落于独店镇的张鳌坡村,受皇甫谧文化的影响,群众素有种植艾草的传统。
艾草示范种植基地(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艾草,学名艾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独特的芳香和药用价值。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艾草具有驱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多种功效。灵台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艾草的生长。
近年来,灵台县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艾草产业,从2020年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亩,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现代康养基地的嬗变。
灵台县皇甫谧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金福说,灵台县充分挖掘皇甫谧中医养生文化资源,把艾草种植、艾产品研发生产作为中医康养产业链的重要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建设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研发、康养等艾草全产业链体系,以中医康养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灵台县依托县溪河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以艾草加工为主的文旅产品,争取天津津南区对口帮扶资金25万元,对张鳌坡村小进行简单的内部装修后,采购了提绒机、艾条机、叶杆分离机等设备19台,建起了艾产品加工车间,从县内外收购艾草50吨,生产的香囊、泡脚粉很受市场青睐。
工人正在加工艾条(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1年,灵台县通过政策扶持,争取到天津津南区对口帮扶资金180万元,新建和改造厂房,建设50亩艾草示范种植基地,采购产业包装原材料,研发明视眼宝、视力眼贴、系列温灸产品10余种。
为了推动艾草产业的发展,灵台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康养产品研发生产方面,建立了研发团队,研发了满足市场需求的皇甫谧系列康养产品,并依托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累计注册保护皇甫谧系列商标42类196件,注册了“灵谧艾”“灵谧宝”两个商标,申请通过了两项新型实用技术专利。在创新康养产品经营模式上,通过网店及短视频平台宣传,将康养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此外,当地政府还支持企业带着康养产品参加各类展会和大赛,先后参展北京服贸会、旅游商品大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流会等,并斩获2020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甘肃百千万工程创业创新大赛银奖等。
康养系列产品香囊(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去年,灵台县积极争取天津市津南区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1060万元,在张鳌坡村建成了占地15.67亩艾草产品加工基地,目前正在紧张调试机器。“采购以艾草产品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工、质检等设备180台(件),将于今年8月底投产,建成后年可加工艾草产品1万余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发更具市场潜力更有竞争优势的皇甫谧系列康养产品,为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市场化发展、企业化运营当好开路先锋。”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娟说。
灵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昋祎介绍,近年来,灵台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支持中医康养产业链建设,艾草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配套建成了集艾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加工基地,年加工艾草1000多吨,开发皇甫谧品牌系列康养产品29种,年利润200多万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户均增收1280元。
游客正在体验针灸养生(灵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医康养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目前,灵台县共有古灵台、皇甫谧文化园、文王画卦山等人文旅游景点17处,乡镇民俗馆13个。同时建成了中台水泉、康家沟、邵寨干槐树、独店告王、百里古城、星火王家庄6个旅游示范村,并融入市内外旅游线路3条,并完成了寻梦商周之旅、针灸养生之旅、乡村民俗之旅、生态美食之旅4条县内精品一日游旅游线路开发设计。
如今,灵台的小艾草,已经从一片不起眼的绿叶,成长为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未来,它的故事,仍将继续!(王富强)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