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1:40:31.0
来源:光明网
来自北京西城的李大姐(化名)从来不让工作人员叫她“阿姨”,“叫起来很老的样子,你看我精力多充沛”。
李大姐今年快70岁了,但她不服老,从称谓就可以看出,而她是众多乐活老人心态的缩影——一代人终将老去,可他们正年轻。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出门看看:“我非常喜欢这种慢节奏的游玩,每天景点不多,体验非常好,还有医疗保障,而且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李大姐在回程中,显然还有些意犹未尽。
6月6日,中国康养二期句容旅居康养行圆满落幕,37名北京老人康养归来,结束了为期9天8晚的旅居康养体验之旅。在中国康养的贴心陪伴下,参与旅居的长者们在“慢节奏”和“养身心”的旅居特色中,一路游山玩水,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感受风情,留下了数不尽的美好回忆。
与行色匆匆、走马观花的普通旅游不同,这种旅居方式不仅安全、安心,更让老人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享受沉浸式体验的乐趣。
脚下是郁郁葱葱的绿野,成群的鸟儿在山林间嬉戏,偶尔有悠闲的云朵从头上经过,闭上眼,深呼吸,就能得到一场最治愈、最贴近自然的疗养。在中国康养推出的9天8晚的句容行中,老人们一起参观游览了茅山风景区、伏热花海、东方盐湖城、得撒石磨豆腐村等多处景点。
远眺是林海与青山,近观有田野与农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句容乡村绿色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从粉尘漫天到山清水秀的华丽转型。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就在这里,上演着“点绿成金”的奇迹。
来到天目湖、余村、鲁家村、南浔古镇等地,长者们游走在一幅幅山水田园画卷中,品尝各种风味宴席,与青山绿水滋润下的淳朴民风相遇,也遇见了新型乡村的鲜活与美好,看到中国农村振兴之路前沿的方向。
旅居的意义在于放松身心,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愉快旅程的起点。中国康养在不改变老人原有生活节奏的基础上,丰富基地内健康管理、文娱活动、营养膳食、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服务,让老人在旅途中边“乐养身心”,边”乐享生活”。
中国康养结合当地的优质资源,合理规划每天的行程,特别是将每天的“旅”“居”的节奏从原来的8:2调整为5:5,既能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享受优质山水、空气、环境,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又能确保老人精神充沛,实现观光和休息的平衡。
为更好地服务老人,中国康养也安排了“全能管家团”保驾护航,配备康养生活管家2人,随行医护管家1人,基地医生1人,基地服务管家按照1:10配备,即1个管家对应10个老人。
“出来这几天,吃得香,睡得好,各种检测也做得比较细致。”一位参与句容康养行的老人说,他在中国康养句容基地每天都有专业医生为其进行血压检测和健康检测。
王先生今年61岁,自退休后经常失眠,晚上没有睡意,白天没有精神。这次和老伴一起来到句容,呼吸新鲜空气,游山玩水,失眠的症状竟然有所改善。“退休原来才是我人生的真正起点。趁着现在有大把时间,想和老伴多出来看看世界。”
说到吃,陈院长介绍:“老人在此居住期间,我们每天都有针对老年群体的当地特色适老营养餐食提供,不仅新鲜、可口,还能为老人补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大家在基地收获的开心和幸福,也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初心不会改变。”
李大姐快人快语:“我之前参加过别的旅行社,说实话,中国康养的旅居行不是最便宜的,但咱得看怎么说,一分钱一分货,要按这么算,句容行可定是性价比最高的,质量最高的,咱老百姓要的不就是放心吗?”
作为责任央企,中国康养的旅居行是在不同的地方造一处精神世界的容器,它留得住生活的便捷,容得下物质的需求,引得来自然的闲适,安放得了灵魂的渴望。在围绕老年人需求方面,无数的细节,构成了“中国康养”模式,也让长者美好的晚年生活有了具体的模样。
据悉,除此次句容行之外,中国康养此前的北海、桂林、北戴河之行,都采取了“三方共助”的模式。从2022年开始,中国康养启动旅居康养业务领域,经过几年的淬炼和探索,从“价格有实惠、服务有特色、质量有保障”的“三有”旅居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为央地、政企合作共助的“三方共助”旅居落地新模式。北京西城只是试点,未来,中国康养的旅居服务将逐渐覆盖天南海北,努力为长者们创造更安心、更便捷、更美好的异地旅居体验。
桑榆非晚,柠月如风。当世界喧嚣,有谁能够静下来,引领一个行业的革新?中国康养所形成的“差别式”旅居养老,以其质量与价格的最优解、旅居体验感而非旅游“快餐化”、住才是生活的开始的强调基地的服务与娱乐、贴心与保障的医护团队等,让长者得以获得充分的质量体验和保障。中国康养也为行业探索出一条“新质”养老旅居之路。
责任编辑:臧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