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课堂重塑社区公共空间午休变“黄金课堂”

2025-04-22 17:14:06.0

来源:中国网-康养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午休时间往往被碎片化消遣填满。杭州市凯旋街道社区学校创新推出“午间课堂”品牌,将13:00-14:00这一时段转化为“价值再生窗口”,通过统筹辖区资源、精准配送师资,让辖区公共空间变身“教室”,实现“人人可学、处处能学”的社区教育新生态。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将健康理念融入课程体系。

资源统筹:送教上门,打造流动课堂

凯旋街道社区学校联合景秀社区,整合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推出搏击、美妆穿搭、钩针编织、AI智能、心理健康等多样化课程,并新增健康膳食、快乐燃脂舞等响应“体重管理年”的特色课程。通过“送教上门”“以老带新”“能者为师"等模式,将课堂搬进地铁工地、企业园区等场所,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工地里的搏击课:释放压力,强健体魄

在中铁四局杭州地铁15号线工地,工人们正跟随专业教练学习“工地体能强化版”搏击。“出拳要像盾构机推进,稳准狠!”,来自上城区社区学院的阿甘教练的指导引得阵阵喝彩。课程不仅帮助建设者锻炼身体、缓解压力,更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通过建立“工友健康档案”、开展21天减重挑战赛等形式,让工友们在挥拳踢腿间重拾i活力。

社区共学:代际互动,提升幸福感

另一边,景秀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70岁的于阿姨正和邻居们跟着上城区社区学院杨珏老师学习“洋葱穿搭法”,年轻人则协助长辈用手机记录时尚瞬间;党群服务中心的钩针课堂上,“能者为师”的互助模式让居民在编织中增进情感。同时新增的“健康厨房”课程,让不同年龄层居民在互动中提升健康素养。这些课程不仅提升技能,更成为连接不同年龄层的纽带,增强社区凝聚力。

从工地到社区,从技能培训到代际共融,凯旋街道的“午间课堂”正以灵活多元的形式,重新定义公共空间的教育功能,创新的服务模式打通教育惠民“最后一公里”,既为企业职工送去实用技能和健康课程,又为社区居民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生动诠释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谱写了新时代社区教育助企惠民的新篇章。

未来,街道社区学校将继续拓展“午间课程”覆盖面,让更多辖区单位和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学在凯旋”的民生愿景。

(作者:倪艾彤   摄影:屠银燕、颜文花)                                责编: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