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 15:51:49.0
来源:仲泰中医说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又是一年杨梅红。今年梅雨来得早,杨梅已经提前上市了。
今天就来为大家扒一扒酸酸甜甜好滋味的“杨梅”!提到杨梅,总能想起三国里“望梅止渴”的故事。是的,杨梅的确有生津止渴之功,但今天咱们需要好好跟“杨梅”这位老朋友再熟络熟络……
杨梅 又名龙睛、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似梅子,而得名。除含有较多的糖分外,还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以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中钙、磷、铁的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素有“果中玛瑙”之美誉。
杨 梅
【性味】甘、酸。
【归经】入肺、胃经。【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涩肠止泄。【主治】适用于津伤口干,烦渴,呕吐,泄泻,腹痛等。
杨梅,分布于我国东南各省,于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以红而紫、颗粒大而核细者为佳。其果实、皮等皆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醒酲,止渴,活血,消痰”。
《食疗本草》言其“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闷恶气,亦能止痢”。
杨 梅 树 皮
【性味】苦、辛、微涩、温。
【归经】入肝、胃经。【功效】行气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肿。【主治】适用于脘腹疼痛,胁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痄腮,牙疳,汤火烫伤,臁疮,湿疹,疥癣,感冒,泄泻,痢疾等。
杨梅树皮,又名杨梅皮。全年均可采收,多在栽培整修时趁鲜剥取茎皮、根皮或挖取全根,鲜用或晒干。
《本草纲目》言其“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食谱推荐
【食材】杨梅适量。
【制作】将杨梅洗净,按一层杨梅、一层蜂蜜放在瓷坛中或玻璃瓶中,然后密封1周即成。每次5克,含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止咳化痰,行气健脾。
【主治】适用于咳嗽,食少,脘腹胀满等。
糖渍杨梅
【食材】杨梅适量。
【制作】将杨梅洗净,按一层杨梅、一层白砂糖放在瓷坛中或玻璃瓶中,然后密封1周即成。每次5克,含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醒神止渴。
【主治】适用于酒醉口渴,病后口干欲饮等。
盐渍杨梅
【食材】杨梅适量。
【制作】将杨梅洗净,按一层杨梅、一层食盐放在瓷坛中或玻璃瓶中,然后密封1周即成。每次5克,含服,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功效】除烦止泻。
【主治】适用于心胸烦满,泻痢等。
但是,杨梅虽美味对有些人来说却不宜多吃有人一口气吃下50多颗杨梅导致胃出血
小林今年高考刚结束到宁波的姑姑家做客一次性吃了一大碗新鲜杨梅没过多久,小林感觉胃胀泛酸因为小林从小有胃病
想着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症状更严重了出现了剧烈的胃痛于是马上到医院就诊
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是胃溃疡引发了出血经过细问原来小林吃了50多颗杨梅“原因就在这里!胃不好的人,不能吃那么多杨梅”
仲泰医圣堂脾胃专家冯德政医生提醒
杨梅中富含有机酸,是一种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开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反酸现象。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胃酸大量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反复刺激消化性溃疡炎症部位,容易出现溃疡出血,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
所以,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杨梅等水果,最好是在饭后,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
有人吃了2斤杨梅后进了抢救室家住浙江宁波的柏先生
一次性吃了2斤杨梅没多久,他就感觉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家人立即把他送往医院医生检查时发现他的血钾高达7.2mmol/L属于重度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问起病史
原来柏先生患有糖尿病而且目前处于尿毒症期定期做腹透“杨梅含钾量高100g杨梅中的含钾量就有149mg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吃2斤杨梅不会出现高钾血症”人体中80-90%的钾由肾脏排出肾功能有损伤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处于尿毒症期的柏先生肾脏功能不全对他而言,2斤杨梅就是致命的危险
医生提醒
“杨梅美味,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次吃得爽。”冯医生建议,有糖尿病、胃肠疾病的患者不要大量食用。
小编提醒杨梅可口但有胃肠疾病、糖尿病的患者不要贪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