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乐美”品读《美国往事》

2024-03-01 12:36:42.0

来源:中国网康养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回顾经典品读美好,感谢美丽的周荃女士的精彩分享。
当“书香乐美”相遇《美国往事》

世间万般香气不若书香之隽永,视听之美莫若心随乐翩跹。各美其美,则美美与共,如能够将“书香”与“乐美”兼有而享之,岂不亦乐乎?我带着这样的一个念头寻觅,直至在“书香乐美”经典电影分享沙龙,找到了答案。秋雨绵绵,来自各行各业的优雅女士们,用一个下午的时光,随王晓璐女士细细品读由经典名著改变的电影《美国往事》,聆听作曲家莫里康以排箫、人声哼唱为主旋律的电影配乐,观赏意大利著名导演莱昂内镜头下的美国历史。恰如片中末尾借由主人公所表达的观点:“人的一生什么也不曾拥有,拥有的就是我们那些记忆和感情”,是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聆听过的美妙音乐,爱过的人⋯⋯

简介美国往事

《美国往事》由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内指导,讲述了主人公“面条”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帮派大佬的历程,从几个年轻人的友情、爱情交织与背叛的悲欢离合中折射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个体相对于时代而言渺小仿佛尘埃,然而在这些个体的身上,却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   

   片中人,世间影,心中意。导演莱昂内以镜头诉说着剧本中恢弘跌宕的故事,自己用十三年倾尽心力拍摄出长达十个小时的影片,却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剪辑缩短,十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六个小时再到四个小时⋯⋯每一位经历过创作的人都懂得,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精心打磨孕育呈现,多一个不可多,少一个不可少。这近乎删减一半的过程对于导演该是何等煎熬。古语云,“十年磨一剑”,“十年种树、百年树人”。这部作品,作者用了十三年酝酿、拍摄、打磨,而这倾作者全力乃至生命的作品在当时当刻却被辜负了。这部如今在业内人士看来尊为经典的影片,当年无缘票房和奖项,导演穷困潦倒,不到六十岁就郁郁而终,令人唏嘘感慨。

   了解电影的创作背景,带着一份致敬经典的尊重之心,我们每一位参会者盛装出席,将手机调至静音,全身心地投入电影与音乐的品鉴之旅。


“如果你看懂了《美国往事》,你将看懂整个人生。”

   主讲人晓璐女士为了做好今天的电影分享,前后看了六遍《美国往事》,每一遍于她而言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凡是经典,皆乃久读,皆可重读。反复咀嚼,字里行间、镜头光影,都是滋味。

   只是,如何将这部由十个小时缩减而成为四个小时的电影,在一个半小时的分享时间里呈现给大家,对于分享人王晓路女士而言,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此,她精心准备,以PPT、音乐倾听、片段赏析等方相结合,为大家选择了若干经典片段和配乐,将其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呈现给大家。

   分享伊始,晓璐女士在介绍电影梗概和创作背景后,先用意大利国宝级配乐大师埃尼康·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为电影制作的片段音乐将我们代入场景和气氛。配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美妙的旋律有着神秘的牵引力量,把我们的思绪代入电影剧情之中,也会将电影中的那些情感代入到我们日后的生活。岁月翩跹,不经意的某个时光里,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

   音乐赏析后,随即是经典片段分享。晓璐女士选择了“埃博拉舞蹈”、“墓地”、“重逢”等经典片段进行赏析,看到少年男女主公青涩脸庞上掩不住的青春飞扬、意气风发;看到成年后女主人依旧美丽的眼睛中,眼神里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看到中年后面条和曾经挚友再相聚时的“看破不说破”,面对背叛,男主角没有歇斯底里地疯狂,眼神中看待一切的意味都变了。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一名好演员所呈现的张力和韵味。

   有人说,看懂了《美国往事》,就看懂了整个人生。十个小时呈现一部电影,似乎也许“长”了一些;但若用十个小时写尽人生,已相当短小精悍。在笔者看来,看懂电影易,看懂人生难。文学作品与生活中更多是隔水相望,对水照花,彼处之境来自此处又高于此处,此处心情或受到彼处之美好而感染。两两相望,心心相映。


“多个世界”理论

   为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影响我们的内心,通过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改变生活、让我们所在的世界更美好。英国哲学家波普提出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即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是一切的基础,是世界1;我们的精神世界,即头脑中感受的意识,是世界2;由知识主观能动地反映物质世界和意识,即我们的知识世界,如文学作品就属于知识世界,即世界3;世界3是对世界1和2的能动反映。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有了第四个世界,即互联网世界,在此不妨称之为世界4。世界4既不同于前三个世界,但又和前三个世界紧密相连。

   我们平时处理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务,比如事业、生活、家庭,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成长进步,这些问题就组成了我们眼前的世界,所关注的即这个世界里的要素,如工资、房价、孩子功课、婆媳关系等。这个世界很重要,是一切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于是,文学作品给予我们看待完全不同的另一番风景的机会,其中的风景和故事绝不是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而是另一群世界1人们真实生活的映照和升华。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世,经历、看到的有限,却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感悟某种人生状态的浓缩和精华,随着剧情和人物的起伏离合而悲喜。文学世界让我们沉入、沉浸但不沉迷,最终这份情感将化作某种观照,投射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更为豁达、珍惜、沉稳。毕竟,看过再多、再大的世界,终究要回归到生活中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但即便如此,心中有了更为美好的沉淀,眼前的一切随之也将有着不再相同的呈现。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部《美国往事》为我们呈现了美国20世纪的历史,其中的每一段配乐、每一个镜头都将令我们代入到不同的体验。如“埃博拉舞蹈”片段,至今仍被电影人奉为经典——主人公隔着缝隙偷望女主角,少女埃博拉在杂乱的仓库中身着芭蕾舞裙,翩翩起舞。她的舞姿似乎有点生疏和稚嫩,但丝毫不影响整个画面的美好。或许因为青涩、因为稚嫩和不完美,反而更加真实和动人。看着她轻盈地在一片杂乱中迈动步伐,我心中浮现一句话:“一切美好,都是要踮起脚尖寻找。”

   在影片中,埃博拉始终踮起脚尖寻找着她心中的美好,也成为了情人眼中的美好。但最终,是不是在寻找中错过了什么?相信每一个观者有自己的答案,而这答案里,回答的是自己的人生。


踮起脚尖,触碰美好

美,是一种力量,足以动人。

美,是一种觉醒,启迪心灵。

   美,似乎很简单,花开是美,笑容是美。但美又似乎很难,以至于有的时候,反而审丑文化更容易打开局面。当网络上流行着哗众取宠的各种插科打诨,当街头巷尾放着鼓点沉重的口水歌,当孩子们张口闭口说着流行的网络用语,我们逐渐意识到,美育刻不容缓。

   是的,美需要学习。正如电影中踮起脚尖舞蹈的埃博拉,我们每个人想要更接近美、感受美、懂得美,是需要沉下心感受和学习的。今次沙龙的交流环境,大家纷纷表达:“感谢晓璐女士,如果没有晓路女士的介绍和引领,我们可能意识不到镜头中的画面所呈现的用意,可能捕捉不到其中音乐的韵用,可能忽略了某个表情或者动作以至于前后无法连贯⋯⋯”

   大美不言,须有心人寻径而至。无论是音乐鉴赏还是电影赏析,都对观影人自身的艺术修养、文学底蕴、阅历经历等,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乐趣所在,是我们“踮起脚尖的舞蹈”。比如擅长摄影和写作的甜甜圈女士说:“以前看电影就是看热闹看剧情,但我学习了摄影后,就会观察导演是怎么使用光和影的。这部电影中的光影使用,以及镜头的远景、中景、近景使用,都太经典了!”于是,在甜甜圈的世界里,由于前期摄影和写作的铺垫,她就与《美国往事》这部电影有了更深入的链接,她感受到的信息和美感亦更为丰盛。

   美的传播,由此开始。这是一次关于经典电影的赏析,这是关于美的感悟和传播,这是一次美的孕育和发酵。与会的每一位,不仅仅是电影爱好者,更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大学教授、教育行业领头人、金融行业资深从业者、传媒领域的撰稿人等等;她们是老师、是管理者,同时她们还是母亲,甚至已经成为祖母,她们在工作上带领团队,在生活在影响着几代人。一个家族,母亲的学识修养影响三代;一个社会,女性的正能量将影响整个国家的进步和繁荣。着今次的电影沙龙如同种下一颗关于“美”的种子,它悄悄的孕育、成长,只待破土而出。不止于此,晓璐女士更是心有大爱,致力于为全社会的母亲们打造美育国学为主题的“妈妈课堂”,让母亲们不断成长,更具有知识和力量,进而自我赋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赋能。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书香乐美,向美而行。书香乐美,每月一次,无论晴雨风雪都将坚持下去。每一期都将有着它的品质和坚持,十人百人也不会混乱,三人五人也不会取消。我们以已之坚持,踮起脚尖,触碰美好。


作者:北京济南企业商会

责编:赵炎